高新氣象儀器設備亮相珠峰
本欄目的信息由儀器信息網(wǎng)獨家供應,如有轉載請注明:原文轉自儀器信息網(wǎng),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在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珠峰傳遞氣象保障隊前方服務組首次投入使用的一些先進儀器設備備受媒體的關注,這些儀器所提供的各種氣象觀測資料和產(chǎn)品在這次的氣象預報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地面觀測室王建凱博士說,在這次的氣象保障工作中,觀測組安裝了自動氣象站、氣象綜合觀測車、單測風儀、可見光全天空成像儀和GPS探空設備,為天氣預報提供地面、高空、天空云狀觀測資料,其中單測風儀和可見光全天空成像儀是第一次在珠峰大本營使用。 王建凱說,在這次的氣象保障活動中,觀測組在大本營安裝了兩套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全天空成像儀,能夠同步每分鐘拍攝珠峰和全天空云狀影像,記錄云的變化,結合探測中心開發(fā)的軟件,引入地面氣象觀測資料和衛(wèi)星資料,制作成動態(tài)珠峰綜合氣象信息影像,實現(xiàn)對現(xiàn)場完整天氣狀況的記錄和存檔,為預報人員后期準確分析天氣實況提供直觀、準確的資料。 風速是登山隊最關心的氣象要素。特別是在登山隊員攀登過程中,超過一定范圍的風速直接危害到登山隊員的生命安全。針對這種特殊的需求,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與上海長望氣象儀器廠聯(lián)合研發(fā)了單測風儀,這種儀器能夠在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下連續(xù)進行10天至15天的風速測量,并且實時傳輸觀測資料。 氣象保障隊進山以來,已先后在珠峰前進營地海拔6500米的埡口和海拔6600米的山路上安裝使用單測風儀,并與登山隊配合在海拔7200米以上安裝,為日常預報組提供這些地點的風速資料和產(chǎn)品圖。 氣象保障隊前方服務組組長楊興國說,新型高科技產(chǎn)品的使用,為保障隊預報組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觀測資料和產(chǎn)品,有效地幫助預報員分析歷史資料,掌握天氣實況,從而提高預報的準確率,為珠峰火炬登山隊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